登录甲子光年
其他登录方式
登录即表示你已阅读并同意
《甲子光年用户注册协议隐私政策
找回密码
获取验证码
注册甲子光年
获取验证码
注册即表示你已阅读并同意
《甲子光年用户注册协议隐私政策
绑定手机号
获取验证码
登录即表示你已阅读并同意
《甲子光年用户注册协议隐私政策
完善资料
登录即表示你已阅读并同意
《甲子光年用户注册协议隐私政策
微信登录
扫描二维码 | 授权登录甲子光年
NFT有多热?新华社发11万份NFT,服务器直接崩了
作者:张核 编辑:刘景丰 2021-12-24


设好闹钟,检查网络,然后准备拼手速,开抢!


系统崩了!


这不是某个春晚抢红包的环节,而是在新华社客户端抢NFT。


也不知道11万枚NFT是已被抢光,还是未被抢到,反正新华社客户端的界面足足崩溃了半小时。



起因是12月22日新华社宣布,于今天(12月24日)20:00对外发布一套名为“新闻数字藏品”的NFT,包含11张,每张限量10000份,共计11万份;另外还有仅推出1份NFT的特别版。这套NFT藏品是2021年的大事件浓缩剪影合集,由精选的2021年新闻摄影报道铸造。但更重要的,这是官媒首次发放NFT藏品,而且是——免费发放。


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这些NFT一上线就立刻遭遇数字藏品爱好者们疯抢了。只是爱好者们的热情也太高了。

今年以来,NFT这把火几乎从年初烧到年尾,从艺术市场的小众事件,漫延到了茶余饭后的大众话题。


3月11日,Beeple的NFT作品《每一天:前5000天》以6900万美元的交易额在佳士得拍卖行成交,刷新了人们对数字作品价值的认知;篮球明星库里花了20万美金,买了一只由马赛克色块拼接成的猴子作为社交平台头像;“币圈教主”马斯克和女朋友,甚至在短短20分钟内以近600万美元的价格,拍卖出了NFT形式的歌曲。


相比之下,新华社精选了11个2021年新闻报道时刻铸造NFT,不仅颇具纪念意义,形式还十分潮流。


1.11个NFT是什么?


从12月22日公布后这一消息后,不少数字藏品爱好者就开始关注,到底哪些新闻时刻被做成了NFT。


在新华社在发放连接中,公布了这11个新闻,分别是:


春运母亲,找到你了:身着彝族服饰的“春运母亲”巴木玉布木;


冬奥会“冰丝带”:2021年,以国家速滑馆“冰丝带”为代表的北京冬奥会竞赛场馆群蓄势待发;


核心舱,发射:2021年4月29日,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在海南文昌发射;


建党百年:2021年7月1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


首金:2021年7月24日,杨倩夺得东京奥运会首枚金牌;


大象奇游记:2021年,亚洲象北上南返,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全民观象”盛况空前;


百日宝宝:2021年9月,大熊猫妈妈“莽仔”产下的双胞胎与游客见面;


“燃灯校长”张桂梅:把最好的青春年华献给了最崇高的教育事业;


三星堆上新:三星堆遗址3号“祭祀坑”出土的金面具;


小康图景:从“环境革命”到“生态领跑”——甘南草原的小康图景;


超27亿剂次:2021年12月22日,国家卫健委通报,全国新冠疫苗接种剂次超27亿。


这些照片记录的每一个瞬间,都是2021年里的历史性时刻。不仅如此,这还是一份特别的年终总结,写入元宇宙世界中的数字记忆。可谓一举多得。


2.情怀与落地


在新华社发布NFT之前,一些机构已开始拿NFT大做文章了。就在两天前,一条1992年12月3日发出的短信,在巴黎以12.1万美元成交。


“圣诞快乐”的短信被铸造成NFT


此前,《纽约时报》也曾将一篇文章以NFT形式进行拍卖,最终成交价是50多万美元。除此之外,快消、奢侈品、文创,甚至房地产、制造业,几乎每个行业都在发自己的NFT。甚至有人也把2021年称为“NFT元年”。


即便币圈的2021年有涨有跌,但市场对于NFT的热情却几乎从未消减过。根据nftgo数据,2021年持有NFT的人数一路上升,现在已有超过130万人。



虽然市场体量一直在增长,但NFT一直脱不开IP运营的影子。在文章《见过了69万倍的增值,人间再难舍弃NFT | 甲子光年》中,「甲子光年」梳理了NFT从2012初现萌芽到今年再次走红、掀起巨浪的历程,从卡牌NBA shot到Beeple再到大热电影IP,在商业上最成功的NFT系列都与现实世界的IP运营有着紧密的联系


所以,NFT的高价格与爆火,其实只是现实IP火爆度的影射吗?


并非完全如此。虽然“外行的热闹”大多来自于对于现实IP的喜爱和认可,实际上,业内对NFT的看好,更多是因为它从技术层面解决了“确权”的问题。NFT基于区块链的技术,为一件数字原生的资产打上了唯一的“戳”并且全链传播,NFT被看重,是因为NFT就是这份唯一的“资产证明”,也就是数字世界的、无法伪造的“房产证”。


此次新华社发布 NFT 是由腾讯云“至信链”提供的区块链底层技术支持。“至信链”是腾讯旗下一个版权保护平台,在建立初期瞄准的就是解决司法系统中的版权保护问题。通过“至信链”能快速实现版权登记,对数字版权内容防伪追溯,预防侵权,而一旦进入诉讼环节,电子证据也能直接和司法系统互联互通,提高司法效率。


抛去技术属性,NFT的火爆也与元宇宙脱不开关系。进入元宇宙后,首先需要一个有稀缺性、唯一性并且可以用来生产、交换的要素。NFT作为一把非同质化可以流动的“钥匙”,不仅可以用来代表资产,还能直接代表一个虚拟身份,因此被不少人认为是搭建现实世界与虚拟宇宙之间的“桥梁”。


目前布局NFT生态、已上线的NFT售卖平台的国内科技巨头已有三家,分别是蚂蚁旗下的“鲸探”,腾讯旗下的“幻核”及新上线的京东“灵稀”。此外,蚂蚁、京东、网易等也都依托于现有IP发布了NFT项目:蚂蚁与敦煌美术研究所共同推出了两款基于《刺客伍六七》的主题皮肤;网易文创旗下的三三工作室联合Nervina Labs,发行了NFT项目“小羊三三纪念金币”;京东的“灵稀”平台上线当日,京东的吉祥物Joy作为第一批数字藏品同时首发售罄。


但不同于国际上基于公链形成的NFT生态,在国内买平台发售的NFT和买任何其他商品之间的区别不大——NFT在第一次卖出后,无法继续在同一平台继续交易,也就是说,国内平台发布的NFT削减了其金融属性,不能用于虚拟货币炒作。


当人们在为11张NFT定下闹钟、兴奋开抢时,一个新的时代也悄然走来——数字与实体深度融合的大时代。

  • 3510
  • 0
  • 0
  •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