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甲子光年
其他登录方式
登录即表示你已阅读并同意
《甲子光年用户注册协议隐私政策
找回密码
获取验证码
注册甲子光年
获取验证码
注册即表示你已阅读并同意
《甲子光年用户注册协议隐私政策
绑定手机号
获取验证码
登录即表示你已阅读并同意
《甲子光年用户注册协议隐私政策
完善资料
登录即表示你已阅读并同意
《甲子光年用户注册协议隐私政策
微信登录
扫描二维码 | 授权登录甲子光年
云从科技副总经理杨桦:大模型时代的变革与商业落地|甲子引力
作者:甲子光年 2023-12-20

从事AI行业是一件非常有使命感的事情。


2023年11月30日-12月1日,中国科技产业智库「甲子光年」主办的“致追风赶月的你——2023甲子引力年终盛典”在北京举行。现场百余位嘉宾与数百位科技从业者齐聚一堂,全方位聚焦当前科技领域的前沿话题,共同眺望充满未知和新鲜感的明日世界。


在12月1日下午“奇点已来‘AI与元宇宙’专场”活动中,云从科技副总经理杨桦带来题为《大模型时代的变革与商业落地》的主题演讲。


杨桦认为,过去在移动互联网被时代被颠覆的地方,场景会被颠覆;在过去移动互联网时代没有被颠覆的地方,也可能会被颠覆。


以下是云从科技副总经理杨桦演讲实录,「甲子光年」整理删改:


各位甲子光年的小伙伴们,大家下午好。大模型时代的到来,意味着通用人工智能与人机协同时代的来临,未来的变革将会层出不穷,充满各种意想不到的可能性。在这个过程中,我认为有两点特别值得注意:一个是“预判”;另一个是“多样性”。接下来我将代表我们公司来跟大家一起分享一下。


今天大家都在讲大模型,事实上从技术的发展来讲,特别是人工智能的发展,其实是有三个阶段的:第一阶段,单点技术;第二阶段:多点闭环,满足真正的客户对智能化的需求;第三阶段:类似ChatGPT这样的产品带来的整个通用人工智能的变化。


因为分享的内容比较多,我就快速地讲一下我的观点:


1.技术迭代迅速带来诸多变革

第一个观点是,在人工智能的第一浪中,单点技术主要致力于提高效率。我们可以在许多场景中看到效率提升的典范,但问题是绝对市场规模非常小。尽管技术可以改变人类,但它并不足以带来巨大的商业机会。尽管我们为产业链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但自身的发展仍然非常有限。这也是许多投资人和人们询问为什么人工智能公司不赚钱,为什么每年需要投入那么多资金的原因。我的回答是请看看美国的例子。


在第二阶段,虽然我们有了很大的拓展,看到了新的机会,但是仍然有很多挑战。例如,云从在这个阶段商业化落地了很多项目,特别是在2G和2B领域,成功上市并拓展了许多行业。虽然供需关系发生了变化,需求量变大,给供给的客户带来了聚合,同时也让头部的AI企业有了更高的技术壁垒。但是,产品标准化的程度非常低,业务主要以项目为主,导致边界成本居高不下,使得商业化落地变得非常困难。


云从一直以来都在致力于将技术商业化,并探索如何实现商业化的角度。然而,到了现阶段,我们发现又进入了第三浪,这个阶段的变化非常大。而且我相信在座的所有人在这一年的学习,以及每一天醒来就有变化的过程中其实有了更多的理解。这次变化带来了什么,在我们的感受里面:


第一,内容和交互带来了变革。强交互,这个非常的重要。因为我们所有的行业在落地的时候,都要考虑如何提升交互的问题。


第二,我们需要回到真正要解决客户的问题上。以云从的实践为例,因为我们主要做的是2G和2B的业务,我们会发现在内容上面其实是有三层的,包括法规、Know-how和个性化。不仅仅是面向2C的炫酷、个性化的应用,在真正面对客户的时候,还需要考虑底层的两个东西,即如何实现交互和内容层面上的落地。


从整个的交互落地来讲,这些大家都能够看到,在整个过程中以及到移动互联网的时候,我们已经觉得非常的舒服,非常的爽了。特别是中国在整个的移动互联网时代有了弯道超车的可能,很多海外的友人到了中国回去以后,都非常的不习惯,因为太不方便了。


在大模型时代,整个交互方式还会有迭代。我们经常提到的超级语言模型,在问答领域已经表现得更加自如,包括在车内、各种场合内。但是未来随着跨模态的模型以及行动,在线上和实体机器人的角度,未来会伴随更多的精灵,甚至于托管的领域都会发生非常大的变化。


云从在执法的AI助力方面比较擅长。在过去,我们在公安项目中已经有了很多的沉淀,在第二阶段为客户带来了很多的方便,也给他们带来了成果。但是到了大模型时代,通过多模态和跨模态,我们能够让处理更加便捷、更加方便。内容的演变上面会有更多的情况,就不一一赘述了。


怎么样来做内容?事实上我们在互联网时代,经常被信息推送所包围,各种信息源源不断地推送到我们的面前。然而,这些信息是否都是高质量的,是否真正符合我们的需求,却不一定。但是到了大模型时代,我们可以期待更多的专业内容和定制服务。这些内容和服务会真正提升我们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让我们感受到真正的价值和提升。在这个过程中,各个专家和领域的知识将会更加丰富和多样化。这不仅会带来更多的创新和突破,也会让各个行业和领域都面临被颠覆的可能。过去在移动互联网被时代被颠覆的地方,场景会被颠覆;在过去移动互联网时代没有被颠覆的地方,也可能会被颠覆。我们一定要重视,一定要利用这次机会带给我们每一个从业者,甚至于在这个时代的情况。


第二个变化是组织形态。在科技型公司工作,我作为文科生曾经觉得有些技术的东西不太容易理解。但在交流时,我会尽量用文科生感兴趣的内容,避免过多的技术细节。


什么是理想生活?我们今天在座的各位,理想的生活应该是比工业时代更丰富的产品,同时比农业时代更自由。人类应该享受自由的生活,碳基和硅基有不同的分工。


在过去,很多组织形态是用流程来驱动的。但真正的到了大模型时代应该是目标驱动的。这个也是我使用云从的落地案例进行的尝试。从我们原来给大家提供的第二个阶段的方案到现在,我们到大模型时代的时候,从我们给机场旅客做的一些方案里面能够看到,用目标来去做这件事,会让流程变得非常快捷,而且成本降得更低。因为到了客户那里,永远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能够降本增效和提升体验,否则我不愿意付钱的。工业方面的,就不一一举例了。


其实目标驱动的产品,我们内部叫做All in One,所有的东西应该是让交互更加自然。目标清晰,交互就很自然。我们需要内容和功能的丰富,其实就是要有一群专家围绕着你转,你不懂没有关系,你不会也没有关系。比如我就属于技术不懂的,但是我们的技术专家会把他们的很多技术东西放在我数字人的精灵里面,让我不断的去学习和提升,甚至于不需要去学习很深,但是可以提升我的基础。


第三,我认为应该是智能的流程闭环,它是事件感知的情况。未来的组织形态会从流程驱动转变为目标驱动,这对于我们商业化落地的出发点非常重要。以洗衣机为例,上一代的产品只需要把衣服放进去,然后拿出来就好了,这就是智能化的目标。在未来,我们在商业化落地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如何降本增效、提升体验。过去的流程驱动受制于人,因此人效非常高,在客户那里落地时,由于我们需要很多高质量的人才去进行配置,比如普惠金融、普惠教育等领域,就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


其实在很多落地的情况中,由于专业人员的不足,我们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培训。然而,在培训过程中,刚刚培训出来一个人,又走掉了,流动性比较高,因此会有上限。但是目标驱动可以解决生产力问题,实现更高的效率。未来,除了要有基础模型的能力,还要为客户提供更多的精灵助理,在整个助理层面为客户提供更多的应用服务。AI通过各种方法来提升了行业的效率,提升整个国家的竞争力。从事AI行业是一件非常有使命感的事情。


2.将技术落地为实在的商业力

云从从2015年开始创业,一直围绕的就是如何实现人机协同,未来能够设计出更多像人一样可以思考和工作的操作活动和助理来服务。在今年,我们对基础模型进行了迭代。在实现这个目标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保持领先水平。我想特别强调的是,在真正落地到客户时,成本和提升效果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我们会更多地考虑哪些单项可以用更少的数据和算力达到客户需要的效果,并如何将技术转化为商业力和客户的购买力。我们在技术上不断尝试,因为有时候技术不仅要看短期效果,还要考虑长期的落地应用。


最后以云从的落地给大家讲几个观点:


第一,大模型时代整个的产品服务体系,大概会分为三种:分别是产品、服务(为上面提供的增值服务,是我们的客户最想要的)、如何能够提供模型即服务的一种调试上的应用。在客户那里落地上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IT系统的变革,我刚才一直在强调的,客户看重的是降本增效,而不仅仅是应用上看起来会非常的美好。第二个阶段是行业价值的变革,业务本身带来的变革。我们在落地上和客户不断地沟通,不断地了解他们的需求,并根据技术可以达到的不同阶段,给他们设计出不同的产品和不同的增值服务。


第二,大家能够在与时俱进的行业里面去做投入,投身在这个行业里,其实是一件非常兴奋的事情,也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因为整个技术的发展都会经历启动、希望的膨胀到失望,再到坡度、生产高地,最终能够落地的角度,这是一个必然的过程。


我们觉得这是一个常识,没有办法去颠覆和打破,大概会有一些时间周期。今年上半年大家说大模型来了,我们可以快速地看到很多新的变革,但是在真正落地过程中,又觉得好像还差点东西,很多行业、很多应用里面都有这样的感觉,其实是因为现在很多AI技术还在不断的迭代,我们相信它在不断地投入、不断地参与,未来一定会带来新的变化。


我们说今年是大模型的元年,我们相信2024年是应用的元年。未来是智能化给大家带来更高的全链感大市场,整个市场上面我们也做了一些落地的建议,云从也在这些方面做了一些实践,并且得到了客户的认知,这个是我自己讲的一些内容。


在这块上面我们看到,一方面是如何在产品上做一些适配;另一方面,我们还坚信,任何一个公司发在展过程中都要结合自己过去的经验。因为我们是从2G、2B,面向的是更严肃的行业,所以我们会更强调如何能够把我们的技术和行业的需求结合起来,去做行业的深耕。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在整个技术领域上,真正要把技术变成大的生产力,要做很多的生态融合,在这方面我们也做了许多工作。这些是云从的一些实践。谢谢大家。


  • 1951
  • 0
  • 0
  •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