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甲小姐对话稚晖君:深度学习并非AI的终点
作者:张一甲 2021-08-12


近日,华为“天才少年”、B站UP主稚晖君的新作自动驾驶自行车在业内刷屏。这款自动驾驶自行车不仅会直行、拐弯、避障、上路,还配备了特斯拉都没有的激光雷达,最终硬件成本不到一万。


不仅有这款自动驾驶自行车,凭借着超强的动手能力和技术实力,稚晖君在网络上展现了一系列“野生钢铁侠”的惊人脑洞创作:一台外观只有硬币大小的迷你型Linux电脑、“螃蟹改造成的火星车”、能当显示器的充电宝、带墨水屏幕的NFC名片、智能家居AR交互系统、双足机器人……


“一人抵一城”,“把自己活成了一支队伍”,“你们知道天才长什么样吗?就长这样”, “社会走出‘内卷’的关键,就在这些天才们身上”,是网友的一系列评价。


稚晖君,原名彭志辉,2018年毕业于电子科技大学,后入选“华为天才少年计划”,从事AI芯片架构和算法相关研究。


一位“技术天才少年”在关注什么、投入什么、梦想什么?本次对话,我们一起走近这位特殊的嘉宾,聊聊AI,聊聊自己,聊聊使命。


1.谈AI:“当AI的参数规模超越人脑后,将迎来分界点”


甲小姐:最近在杨立昆的著作《科学之路:人、机器与未来》中看到你的推荐语,本书给你带来了什么?


稚晖君:杨立昆是AI之父,他的经历给我的最大启发是:怎样在人工智能几次受到质疑、几次进入低谷的状态下,他还能坚持做他认为正确的方向。他告诉了我:想做一件事,想真正在工业界、学术界或社会中获得认可,还是要坚持下去。


甲小姐:人工智能在六十多年的发展史中经历了两次低谷、三次崛起,站在当下时间点,你觉得人工智能是被市场高估了还是低估了?


稚晖君:某种程度上被高估了,某种程度上也没有。


人工智能有三驾马车:数据、算法、算力。从1956年人工智能概念被提出开始,最初AI发展的重点是算法,产生了三大人工智能学派(注:符号主义学派研究的是基于逻辑推理的智能模拟方法;连接主义学派认为可通过模拟大脑的神经网络结构来实现;行为主义学派认为可以从生物体与环境互动的模式中寻找答案),海量的数据在2000年互联网开始普及才产生,后来游戏行业的兴起带动了GPU的高速发展——最早以算法为主,后来以数据为主,再后来以算力为主,现在算力进一步升级,变成了超大算力


最近两年爆发的趋势是模型越来越大,计算量越来越大。近期发布的一些语言训练模型,参数已达上千亿甚至万亿,这已经不是早几年大家能想象的一个AI所具备的规模了。而我觉得这个潜力还没有被发挥到尽头,可能随着计算产业进一步发展,可以把算力进一步提高到十万亿和百万亿规模。随着算力进一步提升,AI的效果还会进一步提升,这说明AI的潜力还没被挖掘完。


而另一方面我想说一下AI为何被高估。我们始终拿AI跟真实的人类对比,这是不太合适的。我们经常认为机器人就要跟人一样:具备人的形态,两只手、两只脚、有个大脑会思考、有摄像头当眼睛、有语言功能去交流对话,似乎这就叫人工智能,其实不是这样的——很多对于人工智非常困难的事,对于人类是非常简单的,比如学走路、叠衣服,人类生下来两三岁就可以了,但对于人工智能来说,到现在也非常困难。但相反的是,解决数学问题、解决科学计算、下象棋、下围棋、预测蛋白质结构,这些人类觉得难的事,对于机器来说却比较简单。


甲小姐:这就是AI的“莫拉维克悖论”——和传统的假设不同,成年人所独有的高阶智慧能力只需要非常少的计算能力,但是孩童一般的无意识的技能和直觉却需要极大的运算能力。


稚晖君:所以我们不应拿人类的行为表现完全套用到人工智能身上,这是对它高估的部分。AI确实有很大潜力,但这个潜力不一定会达到我们期望的、和人类行为完全相同的程度。


甲小姐:深度神经网络的诞生来自对人脑的模仿。对人工智能了解越深,对人类智能本身也会有更多理解。那现在的人工智能和人类智能是渐行渐近的关系,还是渐行渐远的关系?


稚晖君:人工智能现在才刚到爆发点。之前有个阶段是“有多少人工就有多少智能”,那时AI的智能程度纯粹依靠人工对数据的标定、特征的设计和算法的设计,这是比较原始的阶段;后来进入数据驱动时代,大数据和超大规模模型可能将AI带入到一个分界点,这以后AI可能做到人类之前无法想象的事,再也不像之前一些小打小闹的人工智能:只做些图像识别、人脸识别、语音识别、简单对话,然后让它去测图灵测试。我觉得之后可能会到分界点,产生一些新人工智能的范式——我们所谓的强人工智能可能会在20年内实现,它会是AI真正突破人类的分界点


甲小姐:这个分界点具体指什么?


稚晖君:人脑的参数量是860亿神经元,它的连接数大概是10万亿级别,现在最大的人工智能模型的参数已经逼近这个数字,估计明年可以达到万亿级别,跟人脑的复杂规模已经相当,这会是一个分界点。这之后,可能人工智能真的会产生一些自主意识,能够实现一些自我更新迭代的能力。所以后面的发展可能跟之前的表现形式会完全不一样。


甲小姐:你的意思是,过去人工智能对人类智能是模仿和追赶的逻辑,过了分界点后,人工智能和人类智能可能走向两个方向?


稚晖君:也可以这么理解。其实人工智能一直分很多流派,有的是人脑路线,有的不是,最终肯定会有一个主流的方式,而我觉得主流的方式应该会跟人脑不同


甲小姐:这个主流范式现在初见轮廓了吗?


稚晖君:还处于比较早期,20年内我觉得是很有希望的。


甲小姐:杨立昆深信不疑的是:深度学习就是人工智能的未来。但你刚才说的新范式是指,人工智能的未来会有比深度学习更先进的思想出现?


稚晖君:对。我对人类的技术发展还是抱有信心的。我们以前认为的一些技术方向,比如整个IC芯片业都是以半导体为基础的,都以硅为介质,但现在到了一纳米级别了,已经到尽头了,继续发展还能突破物理的限制吗?我觉得不太可能。很有可能是一种新型革命性技术的产生,去突破一纳米以下的规则。我们肯定要以发展的眼光看深度学习——这是一项已经发展了很久的、很成熟的、也产生了了不起作用的技术,但未来肯定有更先进的技术方向


甲小姐:在你看来,深度学习并非AI的终点


稚晖君:对。深度学习是黑盒模型,是不可解释的AI,我们只知道输入和输出的数据,中间是怎么运算的、有什么原理,我们是搞不清楚的。现在也有一个流派叫做Explainable AI (XAI) ,可解释的AI,跟之前是完全不一样的方式,很有希望成为主流


甲小姐:我曾经对话过吴军老师,他的观点是今天的AI能解决的其实是非常小的一类问题(如下图),他画了一张图,从大到小的包含关系是:所有的问题→数学问题→可判定问题→有答案问题→可计算问题→工程可解问题→人工智能问题。他的意思是,在所有问题中,人工智能只能扮演一个很小的角色——你觉得这个图表的关系会随着AI新范式的到来而变化吗?AI的边界会扩大吗?



稚晖君:当然。早在20年前,我们还无法想象人工智能在NLP领域的应用,无法想象一位虚拟主持人会让你分辨不出真假。即便我们按照最传统的理解,认为人工智能的终极目标就是人类智能,那既然人可以解决这么多问题,等到人工智能具备像人一样的意识和智能程度时,大多数人类面临的问题AI都是可以解决的,AI的范围肯定在不断扩大。


甲小姐:你的意思是,不可计算的、可计算的、数学的、不数学的,只要是人能解决的,在未来AI都应该能解决?


稚晖君:对。但如果是一些物理或数学本质上有限制、本身没有答案的问题,或者是哲学问题,或者是没有标准答案的模糊问题,AI也不太可能去解决。


甲小姐:概括一下,现在AI最可以发挥作用的场景有哪些?哪些场景AI不会起很大作用?


稚晖君:做得好的主要是跟复杂计算相关的,包括人机交互、语音、视觉、NLP等;做的不好的有人工智能跟机械的结合。人工智能毕竟只是软件层面的技术,不涉及实际的物理操作。单从机器人角度来看,流水线上的各种工业机器人已经应用了很多年,工业4.0的转型力度也很大,单从人工智能角度看也发展得很快——但机器人和人工智能两个技术的结合还没有很好的发展。


甲小姐:之前对话特伦斯,他说AI现在还不具备小脑的能力,更多还是大脑皮层的能力,原因是什么?


稚晖君:具体原因我也不知道,但我之前做过机器人,开发机器人的整个流程其实不太涉及AI,哪怕含金量最高的波士顿动力机器人,里面一行AI的代码都没用到——它飞檐走壁、跟人一样非常流畅地适应各种地形,但这些是传统的运动控制方法,没有现在的AI技术在里面


目前机器人一般是嵌入式系统,一个人形大小的机器人里不可能装一台超级计算机进去,如果你要把它放到云端去计算,通信的延迟又不是这个需要实时反馈的场景能接受的。所以机器人和AI目前还没有一个很好的契合度,但我相信以后会有这样的趋势。


甲小姐:AI会涉及情感领域吗?


稚晖君:现在的AI已经有了情感分析技术,我们把它归纳于通用人工智能的范畴。现在的大模型可以做到给它一段话,它就能把图像生成出来,给它一张图像,它就能给你描述这个图像讲的是什么故事,包括作曲、写文章、绘画都可以做到,但AI自己知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它不知道。很大程度上它还是在一个大规模的数据空间里找一个相对好的解,但没有真正的产生意识——它并不知道自己写的文章是什么意思。


甲小姐:现在有任何迹象表明AI可能会有意识吗?


稚晖君:不知道,可能参数规模超越人脑之后会产生这种情况。如果是的话,就是一个分界点


甲小姐:过去六十多年人们对AI的发展争议不断,态度呈现两极分化,有人认为它很强大,有人认为它是泡沫。杨立昆这本书里有一段描写:拉希米曾断言“我们对人工智能的发展过于自大了,目前的人工智能只不过是一个还能用的炼金术”,这激起了杨立昆的强烈反击。关于人工智能到底是不是炼金术的讨论一度风靡一时。在你看来,AI在当今社会究竟扮演多大的角色?是“炼金术”(被高估的技术),是“水电煤”(基础设施),还是“颠覆者”,甚至是“终结者”?


稚晖君:都有可能,但我觉得工具就是工具,工具产生什么效果取决于我们使用工具的人怎么看待这个事。核技术可以用到战争中,也可以用于核电,我们不能因为潜在的威胁就因噎废食不去发展,发展中带来的问题只能用更高层次的发展去解决。整体而言,我对AI比较乐观,我相信它会带领人类进入一个新纪元


甲小姐:刚才很多讨论是基于AI的“实然”层面。从“应然”角度看,AI有边界吗?AI和人类的关系是否该有一些领地限制?


稚晖君:肯定要有,所有技术都会有,包括能源。所以我说发展中产生的问题需要靠进一步的发展去解决。


甲小姐:幻想10年后,人和机器应该是什么样的关系?AI的发展是否会让人类作为一个种族变得更愚蠢?


稚晖君:不会,我个人更倾向于人类与AI和谐共处的方式。比如互联网拓展了我们获取信息的边界,手机基本成为了人类的一个新的器官,我觉得等脑机接口相关技术成熟、普及后,人工智能将作为人体的一部分延伸,成为人类一个非常强大的“外器官”


2.谈自己:“我并非天才少年”


甲小姐:在B站我们可以看到你做了很多很酷的科技发明创造,你做这些的动机来自哪里?


稚晖君:其实我并不只对人工智能感兴趣,我个人学的比较杂,本科学生物,研究生学通信,我对机器人也感兴趣,总的来说,我对整个泛科技领域都非常感兴趣。我还相信21世纪的下半场是生物科学的世纪,那时的生物科学会跟现在的人工智能一样火,那个时代是很值得期待的。


甲小姐:为什么你可以做到同时对不同门类的技术融会贯通?


稚晖君:肯定有先天的因素,有的人可能天生就适合搞科研、搞技术,有的人天生就适合跟别人打交道,这和每个人的性格、大脑构造有关。我比较内向,我觉得写代码、跟机器交流比跟别人交流要有意思得多,这可能是先天基因区别。当然也有后天接触事物的影响,我小时候在广东长大,那边科技氛围比较好,我家附近有一家新华书店,我经常去看各类书籍,我从小就看过爱因斯坦、麦克斯韦、波尔这些科学家的故事。


甲小姐:为什么你可以建立这么全栈的能力?


稚晖君:最核心的就是兴趣。前提条件也有挺多——有天时,现在科技是整个世界的主流趋势;有地利,中国是科技崛起的地理环境;也要有个人的天赋和后天的努力积累,但这些条件的前提是我自己得有兴趣,不然很多事我是把握不住的。


甲小姐:你在B站上说自己是“野生钢铁侠”,钢铁侠是你的偶像吗?


稚晖君:我挺喜欢看科幻电影的,但我更喜欢硬科幻。我喜欢的不是《漫威》,而是《三体》,我看了10多遍。我比较崇拜的钢铁侠不是电影里的钢铁侠,而是现实中的马斯克,但不包括他这些年发生的一些变化,他在社交媒体的一些言论和他在金融圈的一些操作,我只是欣赏他的一些行为,而不是这个人。


甲小姐:有网友说你“一人抵一城”,“把自己活成了一支队伍”;甚至有媒体提到你时说,“社会走出‘内卷’的关键,就在这些天才们身上”,你对自己的评价是什么?你在自己心中和在网友心中的评价一样吗?


稚晖君:没有,我觉得搞技术的相对来说可能比较务实,我对自己的认识也比较清晰,不然可能很难做好技术。大家说“天才少年”,其实我既不是天才也不是少年,我跟韦东奕这样的人还是有差距的。


甲小姐:你测过智商吗?


稚晖君:我不太信这个东西,通过回答几道题就能把智商测出来,我认为不太靠谱。


甲小姐:你会觉得某件事很难吗?


稚晖君:肯定会有,所有技术在刚接触时都是一个难关,但做多了之后其实是有套路的。知识和知识是相通的,学习能力、查资料的能力、信息提取的能力是相通的。


甲小姐:下一个你想实现的作品是什么?


稚晖君:现在的问题不是没有创意,而是没有时间。我点子特别多,我有一个idea库,里面列了很多后面准备做的事。我比较喜欢做一些大家没做过的作品,如果市面上已经有了,我就不太感兴趣了。


甲小姐:B站的走红会让你更有压力还是动力?


稚晖君:我很佛系,也不专心运营,B站官方已经联系过我很多次,问我要不要签约当全职UP主,目前为止都有几百家MCN公司问我要不要签约,我觉得没必要,这只是一个业余兴趣。能有大家的关注是很开心的,但如果没人看,我自己做的过程也已经比较开心了。


甲小姐:跟个人创造相比,在大企业的工作状态可能会很不同,你在华为开心吗?


稚晖君:其实我的个人性格是比较适合华为的。不管我忙不忙,我都会把自己逼成一个工作狂,我比较符合华为的企业文化。当然,公司给我的自由度是比较大的,我可以去思考一些前沿的方向、预研的课题,公司也会给我一些资源让我去做。


甲小姐:我们在做采访时会关注被访者的底层思维模式,你自己的思考模式有什么“底层代码”吗?


稚晖君:我做的很多事都是问题导向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我做这么多方向的技术开发,如果按正常路径去学,可能要上十多次大学才能把这些领域都覆盖了,我肯定没这么多时间,所以我在实际项目实践过程中,遇到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然后再把这个问题引申的相关技术知识都补牢。


3.谈使命:“人类不应该只存在在地球上,对于这么浩瀚的宇宙来说太浪费了”

甲小姐:你的人生理想和使命是什么?


稚晖君:往大了说,我和马斯克的梦想是一样的,我觉得人类不应该只存在在地球上,对于这么浩瀚的宇宙来说太浪费了。这是大理想,不是靠我个人能实现的,要靠全人类的努力;往小一点说,我希望能做出对整个行业有贡献的事。


甲小姐:现在这个时间点,很多同龄人处于一种很焦虑的状态,他们的关键词是“内卷”和“躺平”,你对他们有什么建议吗?


稚晖君:内卷也不算是一个坏事,如果在日本或韩国,你可能连选择的资格都没有,他们的阶级已经完全固化了,年轻人是没有上升动力的,在一家公司一呆就是一辈子。现在我们为什么会内卷?因为社会竞争压力太大了,这恰好说明整个社会都在进步,上升空间和环境是存在的,这不一定是个坏事。


甲小姐:历史的长河中,每个时代都会有每个时代的底色和使命,你认为当下我们这代人的底色和使命是什么?


稚晖君:科技兴国、人类命运共同体,国家已经说得很明白了。


甲小姐:如果你有一台时光机可以去到10年后的未来,你可以揭晓一件事物的答案,你最想知道什么?


稚晖君:我想知道的是刚才说的大梦想能否实现——我想看看,人类是否真的能在星辰大海中找到自己新的归宿?我想看看,人类原来的边界能扩展到怎样的程度。

  • 10051
  • 0
  • 0
  • 1
评论(1)
0
阿尔法狗
2021-08-17 14:40:23
好耶!
登录甲子光年
其他登录方式
登录即表示你已阅读并同意
《甲子光年用户注册协议隐私政策
找回密码
获取验证码
注册甲子光年
获取验证码
注册即表示你已阅读并同意
《甲子光年用户注册协议隐私政策
绑定手机号
获取验证码
登录即表示你已阅读并同意
《甲子光年用户注册协议隐私政策
完善资料
登录即表示你已阅读并同意
《甲子光年用户注册协议隐私政策
微信登录
扫描二维码 | 授权登录甲子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