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毫末智行,为阿里达摩院造无人车
作者:赵健 2021-09-30


国庆假期之前,「甲子光年」参加了自动驾驶公司毫末智行的Q3品牌开放日。会上,毫末智行晒出了一系列成绩单:


乘用车辅助驾驶历程突破100万公里;

发布智慧领航辅助驾驶系统NOH,仅次于特斯拉和“蔚小理”;

与阿里达摩院合作,为其生产1000台智能物流无人车“小蛮驴”;

与高通合作发布全球算力最高的可量产自动驾驶计算平台ICU3.0。


这些成绩单背后可以总结为一个字:快。


公司发展快。本次开放日在毫末智行最新的办公园区举办,这已经是今年毫末的第三次搬家了。毫末智行目前有500多人,而在一个月之前,这一数字还是400。


商业进展快。成立不到2年的毫末智行今年已经取得亿元营收。和很多迟迟无法商业落地的自动驾驶公司来说,这不仅是速度快的问题,更是一个全新的商业路径——量产为先。


这种模式也吸引了首钢基金、美团、高瓴的资本加持。在开放日现场,首钢基金执行董事叶芊两次提到“迫不及待想在下一轮加磅”。


这家被称为中国版Cruise的自动驾驶公司,到底有什么杀手锏?


1.坚持量产派路线

毫末智行成立于2019年,是由长城汽车内部孵化的自动驾驶公司,前身为2015年长城汽车成立的智能驾驶系统开发部。今年2月,毫末智行获得首钢基金、美团、高瓴的数亿元人民币的Pre-A轮融资。


毫末智行是一家典型的传统汽车与互联网科技公司混搭的自动驾驶企业,其核心高管有两类:一类是以董事长张凯为代表的传统汽车人,张凯有17年的时间在长城汽车度过,同时也是长城汽车智能驾驶负责人;另一类是以CEO顾维灏为代表的互联网人,顾维灏曾任百度智能汽车事业部总经理,在百度有16年的工作经验。


中国自动驾驶产业风起云涌,毫末智行入局较晚,如何找到切入点?


从全球范围来看,自动驾驶路线可以概括为三种:


第一种是Waymo模式,以L4级Robotaxi作为核心产品,做好之后再拓展到其他L4级场景,如Robotruck。国内的代表玩家有百度、文远知行、小马智行、元戎启行等。


第二种是特斯拉模式,把L2级别的辅助驾驶当做智能汽车的核心卖点之一,未来逐步迭代为L2+、L3,甚至L4。在国内,以蔚来、小鹏、理想为代表的造车新势力,是这一模式的践行者。


第三种是Cruise模式,不造车,造“智能汽车的灵魂”。Cruise是通用汽车旗下的自动驾驶公司,从通用汽车独立之后,吸引情投意合的车企进行合作。和Waymo模式不同的是,这一类公司没有一开始就高举高打做L4,而是从L2辅助驾驶做起,因此和特斯拉路线一起称为量产路线。


这三种路线的核心差异在于量产时间表。在自动驾驶实现方式上,之前业内还存在Waymo模式与特斯拉模式、Cruise模式的路线之争,但随着特斯拉销量的强势崛起,以及Waymo的人员动荡,很多人逐渐认同量产派路线更为合理。


根据中金公司测算,Robotaxi的量产落地时间表要到2030年。毫末智行董事长张凯表示:“从技术商业化的角度来看,渐进式发展路线能够更早进入市场接受市场打磨,能够更早的实现一部分商业收入,我想这也是在座各位都愿意看到的。”



毫末智行CEO顾维灏认为,自动驾驶将从低速到高速,从载物到载人,从商用到民用的规律来发展。如果把最左边的词都合到一块,“低速载物商用”自动驾驶会最早实现商业化。


在这种趋势判断下,毫末智行走了第三种路线,是坚定不移的量产派。由于背靠长城,毫末智行也被称为中国版的Cruise。


这三种模式在今天看来都有成功的可能,就是攀登珠峰一样,南坡、北坡,或者其他的坡都可能爬上去,就是还需要一些时间的发展和验证。


路线定了,还要看执行。背靠长城汽车这棵大树,毫末智行的实际落地进展到底如何呢?


2.联手高通与阿里

量产路线已定,毫末智行希望用规模和成本来取胜。


规模主要来源自长城汽车,长城汽车基本上所有的车型都会安装毫末智行的自动驾驶产品,而所有安装其产品的长城汽车都会逐渐回收数据,提升产品能力——用互联网的话来说,形成闭环。


有规模就会有成本优势,毫末智行为此制定了“风车战略”:以数据智能为核心,以乘用车、低速车、智能硬件为三个扇叶驱动风车转动。毫末智行每个季度都会举办品牌开放日,分享最新的进展成果。


在本次开放日上,毫末智行带来了三大产品更新。


在乘用车层面,毫末智行CEO顾维灏发布了最新的自动驾驶域控制器——ICU3.0,即小魔盒3.0,采用高通的5nm自动驾驶芯片,平台单板算力达360TOPS(每秒1万亿次操作),可持续升级到1440TOPS。



作为对比,英伟达在今年4月推出了第四代自动驾驶平台“DRIVE Atlan”,算力突破1000TOPS,但2025年才能商用,其第三代自动驾驶平台“Orin”将在明年落地,算力为254TOPS。这样一来,小魔盒3.0将成为全球可量产的算力最高自动驾驶计算平台。


除了“算力”更新,还有“算法更新”。毫末智行推出了智慧领航辅助驾驶方案NOH,对标特斯拉NOA、小鹏NGP、蔚来NOP,成为国内继小鹏汽车之后第二家全栈自研的自动驾驶企业。传统车企在追逐造车新势力的道路上又进一步。


在乘用车辅助驾驶产品上,毫末智行还有令普通创业公司“眼红”的优势。创业公司在打磨产品的同时,还要想着如何把产品卖给车企。说服车企使用创业公司的产品本身就不容易,况且还会面临诸如上汽“害怕丢失灵魂”的灵魂拷问。


而毫末智行则有长城汽车源源不断的订单,可以说是“含着金钥匙出生”,只要把长城汽车服务好就成功了一大半。


长城汽车在今年7月发布了全新战略,目标到2025年全球销量400万辆——这既是长城汽车的军令状,也是毫末智行的粮草库。


毫末智行董事长张凯表示,预计到2022年底,毫末智行辅助驾驶系统将落地长城汽车34款车型,约占其整体上市车型的80%,预计未来三年搭载的乘用车数量超过100万台。


毫末智行推出的第三个新品,则是跟阿里达摩院在低速车领域的合作。


在低速车领域,毫末智行推行5S的合作模式,包含FaaS(工厂服务)、IaaS(供应链和硬件服务)、PaaS(系统工具服务)、VaaS(车辆服务)和MaaS(运力服务)


今年2季度,毫末智能一口气亮出10款量产产品,在无人物流领域与美团、物美达成了合作。这一次,毫末智行迎来了第11款合作伙伴产品——“阿里小蛮驴”。



阿里达摩院选择毫末智行为其智能物流无人车“小蛮驴”进行生产制造、出厂测试验证、规模量产等服务。2021年,达摩院将陆续落地1000台阿里智能物流无人车“小蛮驴”走进中国校园。


如今,毫末智行已经集齐了阿里、百度、腾讯、美团、高通等上百家合作伙伴,一个自动驾驶合纵连横的生态正在开启。


3.量产为王


量产自动驾驶的关键是什么?


其落地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自动驾驶能力的实现,大多数自动驾驶创业的公司都已经实现了;第二个阶段是自动驾驶系统的规模化部署,第三个阶段是自动驾驶能力的逐步完善。


其中,第二个阶段特别关键,其中的核心关键词就是“数据”。自动驾驶规模化部署的程度决定了数据收集的成本和质量,和解决长尾问题的速度直接相关。


毫末智行的优势在于,既有数据——辅助驾驶产品“小魔盒”行驶里程数已超100万公里,又有数据智能闭环——顾维灏分享了毫末智行在云端基础大模型、无监督聚类解决AI模型数据偏见以及CSS云端并行仿真等领域的实践。


简而言之,既要拥有高品质的数据,又要有高质量的处理能力,这是对自动驾驶量产最有效的助攻。值得一提的是,特斯拉在今年的AI Day上发布了超算平台Dojo,就是为了处理自动驾驶海量数据。


2022年,量产能力将成为自动驾驶企业的重要分水岭。毫末智行董事长张凯认为,自动驾驶创业的公司如果还没能够在2022年解决规模化部署问题,将是一件非常致命的事。


泰和资本曾表示,在2021年之前,中国的自动驾驶行业还没有出现博世那样为车企提供解决方案的龙头企业,但可落地的量产方案正在逐渐成为国内企业的一致追求。


一方面,除了毫末之外,已经实现工程化落地的Tier 1们希望进一步扩大规模,比如福瑞泰克已经获得数十个车型的L2/L2+项目定点,预计今年内的交付将达到数十万套;


另一方面,以技术类见长的自动驾驶算法公司也在寻求突破,比如Momenta将量产确认为公司发展的两条飞轮之一,聚焦Robobus业务的轻舟智航也在与车企合作,为车企提供智能驾驶方案,合作伙伴包括中通客车、金旅客车和海格客车等。


在全行业的助推下,L2辅助驾驶正在加速飞入寻找百姓家,今天的市场占比已经达到20%。到2025年,中金预测高级别自动驾驶渗透率大于43%,而国盛证券预测高级别自动驾驶渗透率会超过80%。


一个新的万亿市场已经形成。水大鱼大,也吸引了诸如大疆、华为等新的跨界玩家。


行业的发展滚滚向前,如果说自动驾驶之前存在路线之争,那么接下来一场针对量产能力的竞争已经悄然打响。

  • 907
  • 0
  • 0
  • 0
评论
登录甲子光年
其他登录方式
登录即表示你已阅读并同意
《甲子光年用户注册协议隐私政策
找回密码
获取验证码
注册甲子光年
获取验证码
注册即表示你已阅读并同意
《甲子光年用户注册协议隐私政策
绑定手机号
获取验证码
登录即表示你已阅读并同意
《甲子光年用户注册协议隐私政策
完善资料
登录即表示你已阅读并同意
《甲子光年用户注册协议隐私政策
微信登录
扫描二维码 | 授权登录甲子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