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甲小姐对话极客邦霍太稳:IT行业感到内卷的人,是因为卷错了地方 | 甲子光年
作者:张一甲 2022-03-16



“对技术人来讲,没有最坏的时代。”


作者 | 甲小姐
助理 | 刘杨楠
数据支持 | 甲子光年智库

在上周「甲子光年」发布的文章《2022两会开幕,近50份建议提案看科技新风向》中,我们提到今年两会的十大科技关键词,其中,“人才培养:企业担起人才培养责任”成为重点议题之一。

从人才自身角度看,美国IT学习平台龙头PluralSight表示,平均每年会有4个全新的重要软件开发架构问世,同时现有软件语言一直有新的延展。这样的迭代速度带来的职场压力在IT从业者中十分普遍;PluralSight问卷显示:59%的IT从业者担心自己现在使用的技术会被淘汰, “35岁现象”的焦虑在IT行业中放大

然而,从市场需求角度看,如今,千行百业对数字化转型的呼声越来越高,但根据麦肯锡数据,目前企业数字化转型失败率高达70%-80%,而导致企业转型失败的核心因素之一,正是数字化人才储备的缺乏

进一步,从中美对比角度看,在企业对人均培训的支出规模方面,美国人均支出规模远超中国。2018年美国企业单个员工培训支出达6767元,约为中国企业单个员工培训支出的2.8倍。这与我国企业培训行业市场混乱、产品拙劣、服务不落地有关。这意味着,中国数字人才的企业培训,是大蓝海,却也面临重重考验。

据「甲子光年」智库测算:企业数字化转型方面的培训市场规模为1152.5亿元;企业有数字化转型需求比例高达97%,但实际进入数字化转型比例只有12%,且以大中型企业居多;而进入数字化转型的企业中,仅11.4%开展了数字化方面的员工培训。

于是,此刻的数字人才市场,程序员们承受着两极画风:一边,是传统产业对高端数字化人才愈发迫切的需求;另一边,是从互联网大厂开始蔓延的“35岁”焦虑——有人困于“内卷”,有人“自在生长”。

究竟谁来承担数字人才培养的责任,是员工自己,还是企业?内卷焦虑究竟是客观无奈,还是主观选择?对企业培训服务者而言,市场是利好还是困难?自程序员群体出身、也将程序员作为过去十五年的核心服务群体的极客邦科技创始人霍太稳有着值得关注的视角。

极客邦科技是一家立足于中国、面向全球的数字人才发展平台企业。自2007年开展业务至今,极客邦经历了多次迭代升级,已建设线上全球软件开发知识与创新社区InfoQ,发起并成立技术领导者社区TGO鲲鹏会,自主研发数字技术智能学习产品极客时间,及企业级KaaS服务平台极客时间企业版。

今日对话霍太稳,走进当下数字人才发展的关键节点。




1.谈战略:“找不到方向的时候,找用户就知道了”


甲小姐:你的同事告诉我你最近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找不到方向的时候,找用户就知道了。”为什么会有这句话?

霍太稳:如果你不去和用户、客户打交道,你总会特别焦虑,总是收到投资人信息,总是看到友商又做了什么,总是刷朋友圈……其实应该和自己比,对吧?我们去年11月把使命愿景价值观全部调整了。原来是“让创新技术推动社会进步”,现在是推动数字人才全面发展”,回到业务本身,本质问题就是为了人才的发展。

甲小姐:你们用户的平均年龄?

霍太稳:25至34岁。

甲小姐:这个年龄段正好卡在“35岁退休”“35岁裁员”这个广受讨论和争议的年龄分水岭之前。你们用户的本质诉求是更好地工作、涨薪、升职吗?

霍太稳:还有圈子的归属感。我们希望未来你到哪,都是极客时间的用户,而你的leader、CEO、CTO可能也是极客时间和InfoQ的用户,是TGO 鲲鹏会的用户,这是一个生态,为进入数字经济时代的每个人提供专业的信息技术资讯、知识、会议、课程、培训等全方位服务的生态。

甲小姐:你能明显感到用户对极客时间的“归属感”吗?归属感是个很高阶的词,比如这么多APP,还没有一个让我有归属感。

霍太稳:极客时间、InfoQ、TGO鲲鹏会这三个产品都做到了。在07年到17年之间,我们几乎没有甘肃或新疆的用户,现在很多,我特别开心;比如浙江丽水的一位医生,虽然身处县级市,但仍能获得一线互联网的学习资源;再比如中国一重,在黑龙江佳木斯的一个小地方,1万多人,他们直接问:你们有没有线上的产品?

甲小姐:“有归属感”的标志是什么?

霍太稳:比如TGO鲲鹏会,每个会员每个月至少聚一次,而且不是我组织的,是用户自发组织的;比如InfoQ延伸了很多会议,很多用户报名参加,你说是InfoQ的用户,大家就认为你的水平也可以;再比如,我是东湖街道商会副会长,有次到会员单位,他们CEO一说是极客邦InfoQ的霍太稳来了,研发那边竟然全体起立。

甲小姐:刚才在你们办公室转了一圈,墙壁上有四个字“自在生长”,“自在”的含义是什么?

霍太稳:就是不要太焦虑。学习不能一口气吃成大胖子,我们不想传递焦虑的感觉。我们希望你在这儿安安静静学习,成长你的技能,好工作自然会找到你。

甲小姐:墙上还有你们的“价值观代言人”郭靖。为什么会想到用代言人去诠释你们的文化?

霍太稳:老讲概念多麻烦?但你说我们公司每个人应该像郭靖一样,就好理解得多。郭靖并不是那么聪明,但他诚实做人、踏实做事,一直苦练功夫,终成一代大侠,为国家为社会做了很多事情

甲小姐:你的同事说,你们每个用户提的问题,都要回复,百分百。从你公司的文化墙上能看出你很擅长C端的文化构建,在to B企业里,很少见到能把终端用户的文化调度得这么活跃的。

霍太稳:这回到一个根本问题,其实我不认为B就是BC就是C,极客邦所有的服务都是to B&to C的。比如极客时间,我们有C端的学习用户,极客时间企业版虽然是to B的,但也是企业里的一个个员工个人在学。

甲小姐:在你看来,从各类峰会、社区到极客时间企业版,你们屡次迭代业务,不存在绝对的分水岭和割裂性?

霍太稳:我认为不存在。

有的业务是“搬砖”,有的业务是“垒塔”。“搬砖”指做一个业务,再做一个新业务,今天搬一块砖放到这个地方,明天搬一块砖放到那个地方,最直接的例子就是流量型业务,哪天不做投放了,用户马上就消失了;但我们是“垒塔”——短时间看不出来,但慢慢一层两层三层四层,就形成了一座非常美丽的塔。

我们在建造那座塔,在营造一个生态,逐渐满足不同层次的需求。这使得在极客邦体系里,用户的生命周期会变得比较长——他如果是一个高级人员,可能成为我们TGO鲲鹏会的会员,每年缴费在里面学习成长,之后他也可能去购买极客时间企业版,让他的团队也来学习成长。

甲小姐:张小龙会强调小程序“用过即走”,小程序就像“搬砖”,而你选择“垒塔”,是你的主观偏好?

霍太稳:不同人的选择不一样,你可能是黄蓉,我可能是郭靖。另外我认为微信就是在垒塔,而小程序是里面的一块砖。

每个公司有自己的基因。我的基因是没有非常好的教育背景,误打误撞进入IT行业,还有一点点文学气质,我所接触的教育理念就是你要好好学习、努力工作,像郭靖十年如一日去练笨功夫,但降龙十八掌他练成了;当然,也许对于黄蓉来讲,一两天把打狗棒法学会了,也非常好。

甲小姐:不是所有人都深刻地相信“学习”,深刻地相信“十年磨一剑”,总有人相信一夜暴富,或者相信运气。

霍太稳:我是完全相信学习。我非常相信德鲁克所说,一个组织就是一帮平凡人一起做了件不平凡的事。我们公司确实大部分人是平凡的,平凡没关系,只要聚集在我们周围的人不平凡就很好,而每次我们的会议都请到了全球顶尖的人来。那怎么将平凡的人组织在一起做成不平凡的事?我认为学习是非常关键的。我们公司讲究“无所不学”,公司1%的营收一定会放在企业员工学习上。

甲小姐:在极客邦的业务飞轮里,如果让你只选一个是“安身立命之本”,是什么?

霍太稳:内容。

甲小姐:我还以为是运营。

霍太稳:不,我们是教育科技公司,源头肯定是内容,运营是让内容变得更好。

甲小姐:但你们的内容产生是靠链接来实现的,不是自己写的,这似乎核心还是运营——你运营了一个机制,让厉害的人都来发布内容。

霍太稳:不对。所谓核心,是一个公司存在的根本——是它说服你去前进的,它意味着你所有的资源要用在哪些地方。

比如当我们听到Erich Gamma(《设计模式》作者,微软杰出工程师)能来到我们的会议上做分享的时候,就觉得你做什么都值了。这背后不是运营的理念在支撑着你,一定是内容的理念在支撑着你。所谓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内容一定是核心,其他的都是“术”而已。

甲小姐:即便你超级擅长运营,依然选择以内容为核心?

霍太稳:一定是内容。

甲小姐:做个假设,你可以请到的人也许我也可以请,假如我现在想和你做同样的事,是什么使得你和别人不同?

霍太稳:可能两年之内你会比我做得好,但十年来讲,你不一定能做到。

甲小姐:两年和十年的核心差别是什么?

霍太稳:差别就是你能不能持续地一直站在用户、客户的角度去投入,去做高水平的产品,一开始可能并没有那么可观的盈利,你愿意不愿意坚持下来。沉下心来,把事做出来,是极客邦科技团队的特质。

除了会议产品的内容,我们学习产品的内容也是核心优势。我们内部叫“内容工厂”——用一套标准且严格的流程生产每一门课程。我的梦想就是每个数字人才都拥有一个极客时间的账号,通过我们精心打磨的内容,来提升自己的数字技能。

甲小姐:你的核心竞争力是“坚持”吗?

霍太稳:是热爱。因为我觉得这些人是需要我们的,需要好的内容,好的服务,好的产品,也就是我经常给大家讲的“极客邦三好平台”,我们愿意下血本去为他们投入,尽管短时间内不会显得太值得。

过去这么多年,这个圈子里的平台太多了,太多起来又下去。就长跑这件事而言,它一定是你内心深处最底层的某个需求做支撑,你才会去做的事。比如德国短道速滑运动员克劳迪娅·佩希施泰因参加了八届奥运会,49岁。她原来是拿过金牌的,现在是最后一名,但她微笑着冲过终点。她是为什么?我认为一定不是因为“坚持”,一定是因为“喜欢”

甲小姐:坚持”这个词带着某种被迫感,但“热爱”这件事是发自内心的,也是“自在生长”的含义所在?

霍太稳:对,“坚持”对我来说可能意味着没得选,意味着被动,但我们每个人都有其他选择都说热爱可抵岁月漫长,对于我,是做事业的前提。我希望通过让会员成功、讲师成功、企业客户成功,来收获公司的成功。通过“利他”,最终实现“利我”。

甲小姐:商业世界里,“热爱”一定是最优解吗?

霍太稳:热爱是本质。

对于学员来说,成功的学习路径引领成功的职业路径,因此极客时间平台给每个学员提供清晰的学习方向;对于讲师来说,知识是最好的IP,极客邦科技链接的优质资源可以为讲师提供持续分享的机会;而对于企业来说,知识型企业是数字时代最好的企业名片,因此我们通过深度赋能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打造优秀的成功案例,来推动更多企业的数字化进程。

甲小姐:所以极客邦今年的主题也是“自在生长”,喜欢就做,做喜欢的。

霍太稳:是的。




2.谈升级:你如果问郭靖这个问题,他可能会觉得,我哪有过什么变化?”


甲小姐:极客邦产品体系迭代了很多次,每当你决定战略上有个大动作的时候,这背后发生了什么变化?

霍太稳:你如果问郭靖这个问题,他可能会觉得,我哪有过什么变化,对吧?“我到了那个时间,就做了那样一个事”,我大概率觉得郭靖会这样回答。

极客邦当然也有几个迭代升级的时间点,但我并不认为那是刻意选择,而是到了时间点这个事情就自然出现了。其实无论是B也好,C也好,我们垒的是同一座塔,我所服务的人群没有变化,本质上就是这帮极客。

07年把InfoQ极客传媒引入中国,09年做QCon全球软件开发大会,15年做TGO鲲鹏会,这些事情有意思,我们就去做了,而我自然也会想,怎么服务更多的人?产品就会逐渐衍生;当用户到了100万,就总有用户告诉你,你们这个内容非常好,我想我们企业里的人都用,但每人去买太麻烦,你能不能给我一个工具?每次迭代都不是我刻意要去做什么,而是市场给我提了一个需求,要解决一个问题,我就把问题解决掉了而已。

甲小姐:中国C端知识付费的黏性一直不好。

霍太稳:我们希望改变一下。好的产品一定是有黏性的,用户是持续需要你的。这就需要刚才提到的归属感,B端不讲究归属感,C端是讲究归属感的,没有归属感他一定会离开。

甲小姐:最近你们对B端极客时间企业版的加大投入,和付费习惯有关吗?

霍太稳:有关。我们团队内部有个共识,还参考SaaS发明了一个新的概念:KaaS, Knowledge as a Service,用中文讲是“知识即服务”。把我们的内容知识,通过服务的方式,在我们的平台上给到用户,企业客户让我们可以获得经常性收入。KaaS与之前的区别就是黏性,这种黏性是通过产品和服务来实现的,而不是之前的做一个项目又做一个项目,卖一个课程又卖一个课程。在KaaS的概念里,知识产品和服务本身就会形成飞轮,你今年做得不错,明年客户大概率会续费,这也是“订阅经济”的核心。

而当你采用订阅经济的方式再去看待你所做的事,感觉是不一样的——你会把很多精力放在服务上,服务好现在的人群,这些人群自动会变大。

甲小姐:所以你的升级背后,是市场提出更高阶需求,内因你要迭代商业健康度。未来B端业务的收入占比会越来越大吗?

霍太稳:我们希望如此。其实很多企业也都是随着发展会同时兼有面向to B和 to C的业务,无论是国内互联网领域的阿里、滴滴,还是国际上教育领域的Lynda、Udemy等,而且从培训的整体发展趋势来看to B的市场潜力更大。

甲小姐:既然B端不强调归属感,如果你回到几年前重新思考业务路径,是不是可以干脆放掉C端积累直接做B?


霍太稳:不是。事实上,我们从C到B,是一个自然也必然路径。美国近几年出现了一个新的趋势——C端学习平台向B端市场切入。Coursera、Udemy、Udacity、LinkedIn Learning(原Lynda.com)等厂商都有大量优质课程资源和C端用户,在C端形成用户口碑和知名度后,再纷纷推出面向企业的学习平台功能,进军企业培训市场。比如去年上市的Coursera和Udemy,B端收入增速远远高于C端业务增速,Udemy B端收入占比已经超过了40%。


美国IT技术培训领域,在企业级培训市场前五名的玩家中(PluralSight、Skillsoft、Udacity、Udemy和O'Reilly),有三家公司(PluralSight、Udacity和Udemy)都是同时在C端和B端市场提供课程产品的。拥有C端用户基础和知名度可能将是企业培训市场的竞争优势和壁垒,也许是中国的数字化人才企业培训市场一种新的发展思路。


「甲子光年」智库注:

Coursera
2021年全年,消费者、企业、学位业务的营收为2.46亿美元、1.20亿美元、4870万美元,分别占总营收的59.3%、28.9%、11.8%。虽然企业业务占比还未达到30%,但其增速不容忽视。近五个季度来,该业务一直保持稳步增长,从2020年第四季度的2090万美元增至2021年第四季度的3590万美元,而其他两项业务在此期间都曾出现下滑。就全年数据来说,2021年企业业务的1.2亿美元营收相比2020年增长70%,消费者业务和学位业务分别同比增长28%和63%。Coursera表示,2022年第一季度的营收预计在1.14亿美元至1.18亿美元之间,全年营收预计在5.36亿美元至5.44亿美元之间。

Udemy
财报显示,在2021年四季度,Udemy ToC端消费者收入总计8020万美元,同比增长3%;B端收入5780万美元,同比增长81%。截至2021年12月31日,Udemy Business总客户量为10515名,同比增长44%。同时在财报中,Udemy对2022进行了展望,预计截至3月31日的一季度营收达1.44亿-1.48亿美元,B端收入将同增超70%;2022全年预计收入总计6.1亿-6.4亿美元。


 
甲小姐:从C到B,优势在于什么?

霍太稳:成熟的C端内容平台具备切入B端市场的天然优势,他们已经在C端收获了大量用户和良好口碑,而这些用户往往又是企业里的员工,是C端进入B端的“啦啦队”。例如Coursera,30%的企业版销售线索来自C端用户的数据线索。

美国IT技术培训领域,在企业级培训市场前五名的玩家中(PluralSight、Skillsoft、Udacity、Udemy和O'Reilly),有三家公司(PluralSight、Udacity和Udemy)都是同时在C端和B端市场提供课程产品的。这也许是中国的数字化人才企业培训市场一种新的发展思路。

甲小姐:从极客时间来看,C和B的本质逻辑关系是什么?

霍太稳:在极客时间的设计逻辑里,我们给每个人才用户的成长路径搭配课程和知识标签,不仅提高学习动力,还提升学习效率;对于讲师输出的内容和能力,也搭配企业需求和知识标签;为企业端的数字化转型诉求搭配标签化的案例集,为企业设计人才能力培养路径——这样就形成了一张链接个人、讲师和企业的环环相扣的价值网这张网撑起了我们的KaaS模式。

甲小姐:当你们B端业务比重越来越大,下次我来你们公司,是否画风会变化?

霍太稳:不会。因为这是公司存在的内核,在内核之上,整个商业形态你可以有很多变种。比如疫情之后,我们转线上,过去在一个亿的营收里,百分之六七十是来自于会议的,现在虽然会议营收还是这个体量,但在整个盘子里面占得很小。

甲小姐:所以你并不是因为C端市场不够大而转型做B?

霍太稳:从来没有这么想过。

甲小姐:你未来会减少对C端的投入吗?

霍太稳:不会。

甲小姐:所以你在业务布局上“既要也要”。

霍太稳:“既、又、还” 




3.谈市场:“我把这帮人聚在一起,不是为了卖他们,是为了能让他们变得更好”


甲小姐:中国劳动力市场存在某些结构性问题,高中低端劳动力的处境不同,你们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霍太稳:坦白来讲,我们现在所服务的人群还是在塔尖上,社会价值还没有被充分释放,应该再往下走,再往下走,让更广泛的从业人群也具备一些数字应用的能力。

甲小姐:你感受到的数字人才培训市场增速如何?

霍太稳:比如在数字人才培训的投入方面,有的国企、央企客户,去年可能是100-200块钱每人,现在可能增加到800-1000块钱每人;前段时间中建十八局历史上第一次有了CIO这个职位,未来其他企业可能都会效仿,因为你要去完成国家给你的数字化转型任务。

甲小姐:C端和B端的IT培训市场规模分别多大?

霍太稳:C端可以这样算,中国数字人才有2,000万,按照人均500元/年计算,约100亿规模;在B端,根据安迪曼咨询&云学堂2021年数字化时代人才转型趋势白皮书,中国企业培训市场规模 7000亿元,其中数字化人才培训占比10%,即700亿元。

我为什么说没有直接给出整个市场有多大,因为这个市场变化太快了,很多情况下是政府推着央企、国企一定要去数字化转型,今年可能是1,000亿,明年可能变成2,000亿,3,000亿了。用一个比较学术的话来讲,你已经积累了那么多数据,你不进行数字化,这些数据就没法变成有效资产。

甲小姐:近几年企业培训市场好像出现了一个反差——中国企业对员工培训的重视程度提升,但是支出规模却不大。美国人均培训支出规模远超中国。艾瑞数据显示,2018年美国企业单个员工培训支出达6767元,约为中国企业单个员工培训支出的2.8倍。这个反差对你们是一种负面问题还是利好?

霍太稳:我认为事情没有绝对化,我们肯定会参考美国市场,但能否行得通是另一回事。大家的产品品类、形态可能类似,但发展目的可能不一样。

比如我今天和我们InfoQ的创始人Floyd Marinescu在开沟通会的时候,我说现在极客时间超级用户的订阅是699,企业版订阅是799,他说这好低,是美国几分之一价格,我告诉他说国情是不一样的,这个价格在国内还可以。当然,这也是为什么将来我们要开拓国际市场的原因之一。极客时间企业版的收费模式是基础账号和学习场景,后者是增值价值。

事实上,中国企业的培训意识刚刚开始根据我们经验来看,他们大多比较缺乏系统的培训思路以及与业务结合的方法。这里我可以提供一些思路——如果企业希望内部在数字化转型的意识方面快速达成一致,可以从数字化思维相关的培训入手;如果从顶层的战略往下分解,发现目前的人才技能无法满足企业发展的要求,可以结合岗位序列进行分层培养、分步实施;如果企业有某个具体的业务问题,可以通过场景化的培训项目,也可以设计一个主题训练营,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

甲小姐:你们如何看目前赛道的排序,谁是No.1?

霍太稳:其实大家现在还都在同一个水平线上,都没有特别跑出来。这个市场刚开始,收入几亿的就算高了,虽然现在极客邦是处在领先位置,但现在看No.1没意义,可能别人做几个大客户就超过你了。

甲小姐:你有考虑过招聘市场吗?

霍太稳:坦白讲我目前不是那么了解招聘市场。我把这帮人聚在一起,也不是为了卖他们,而是为了让他们能够变得更好。所以我非常明确地给我们的投资人讲,我会做人才服务,但我不会去做猎头服务。就谈培训市场,我认为数字化培训在里面占10%这个比例一定会越来越大,这是可见的趋势,目前我们能把这个市场做深做透做好,就已经很厉害了。

甲小姐:你很看重党建,而很多民营公司没有党支部。

霍太稳:你有了就是你的先进性,以党建促生产,这也是上级党委一直给我们强调的,企业家的使命就是把企业经营好,多为社会创造就业机会,多给国家纳税,这也是最大的党性。我们公司党员比例有15%。党建还可以给公司带来实质性的东西。尤其做了极客时间企业版之后,要和很多国企央企客户沟通,如果告诉他我是极客邦控股的党支部书记,也许我能敲开对方CEO的门。

甲小姐:甲子智库把数字化分为level1-5不同水位,5代表全面数字化的公司,1代表刚开始有数字化意识的公司,你们的客户分布在哪里?

霍太稳:我们集中在中间层,有了数字化的意识,但数字化能力还没有很强。




4.谈价值:“如果你是InfoQ的用户和极客时间用户,我不希望你在外面被人说好水”


甲小姐:IT程序员普遍存在“35岁焦虑”,你这么看?

霍太稳:裁员和35岁没有必然联系,虽然有相关性。如果说他35岁还只是一个程序员,确实缺乏竞争力,但如果他是资深架构师或者技术经理,他会有很好的机会,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强调学习。

甲小姐:之前有很多锐意进取的社区,现在很多在讨论内卷和躺平,甚至有焦虑和戾气。60后那一辈人是深刻地相信知识改变命运,但是今天的年轻人不一定深刻地相信。你们社区里大家会讨论“内卷”这个词吗?

霍太稳:也会讨论。我对其他群体不太了解,但对于程序员这个群体,他必须要继续学,你不学的话可能别说35岁,30岁就被干掉了。

甲小姐:你的意思是,那些35岁会焦虑的人,应该30岁就焦虑?

霍太稳:对。如果你到35岁还焦虑,只能说明你没有做任何的准备。又焦虑,又不行动,你只能继续焦虑优秀的人才还是非常稀缺的,全世界需要你的人太多了,觉得没有机会一定是视野没有打开,对社会的反馈太少。对技术人来讲,没有最坏的时代——IT行业感到内卷的人,是因为卷错了地方。

那天我和极客时间训练营的小伙伴们说,不能总是教别人技术,我们应该把极客时间的理念传递出来——我们希望每个来极客时间训练营学习的人,都应该是阳光、自信和努力的。我们希望雇主在用到他们时,有一个非常好的评价,是思想素质高的,职业道德好的,技术能力足够硬的。如果只强调职业技能提升,和其他教育公司没有差别。

甲小姐:为什么不聚焦一点,要做这么全面的要求?

霍太稳:这不存在聚焦不聚焦的问题,是整个教育理念的事。如果你是InfoQ的用户和极客时间用户,我不希望你在外面被人说好水。

甲小姐:你们的用户群体是25至34岁,这个群体里有一部分人在喊躺平摸鱼,牢骚满腹,他们不是极客时间和InfoQ的用户?

霍太稳:不是我们的典型用户。不同平台用户不一样,我们服务我们希望服务的,也是社会需要的,我们就去做好了。




5.谈极客:“这个世界里最受尊重的人是发明新范式的人”


甲小姐:“极客”打头的公司有很多,不同人群赋予极客一词的精神内核一样吗?

霍太稳:原来我很担心大家把极客理解成一帮黑客,Hacker,我们希望能对极客做一个重新定义,有创新精神、科技信仰、工匠精神的,就是极客。这里要强调的是,不能仅仅天马行空,也要有工匠精神。

甲小姐:很多人理解的极客会带有“反骨”精神,自命不凡、精英视角,但你们似乎透露着一种大众视角——不是我生而不同,而是我努力学习,所以明天会更好。

霍太稳:我们所理解的极客概念会更加包容,人人都可以成为极客。

甲小姐:你说经历过程序员集体起立鼓掌,你想成为极客们的“教父”吗?

霍太稳:不是。TGO鲲鹏会里面大家会开玩笑说“校长”育人无数,也有圈外同学说“教父”,但我不是这么想的。我01年大学毕业,大学学的是计算机,然后做了两三份编程工作,04年到北京来在CSDN工作,07年开始做这件事。我出身在这个群体,就是想为大家好好服务。InfoQ在程序员心目中是一个“圣殿”,很多程序员的愿望之一就是有一天能参加InfoQ举办的大会。

甲小姐:“圣殿”是个很高阶的感受,极客们在信仰什么?

霍太稳:对技术的信仰,对厉害的人的尊敬。

甲小姐:并不来自你的领袖魅力?

霍太稳:从来没有。是来自InfoQ,来自TGO鲲鹏会,来自极客时间。

甲小姐:在程序员心中,“好”具体指什么?

霍太稳:他们经常讲一个词“干货”,别来那么多虚的,对吧?能10分钟讲完的,就别用一个小时去讲——程序员是自认为聪明的,是相信学习能力的。技术更新迭代太快了,开源文化也是从程序员群体出来的,他们喜欢琢磨新事物。你的心流时刻可能是在写文章的过程里产生的,程序员是在写代码的时候产生的。

甲小姐:我的程序员朋友们总是有很多“理论”,哪怕是工作之外的场景,他们也总会理论化,好像大脑里有无数小程序。

霍太稳:程序员最喜欢的就是范式。他们总会问,这东西有没有一个范式?程序员都是“懒惰”的,那些范式他学过之后可以马上用,能用技术解决的就不要用人去解决,一行代码搞定。这个世界里最受尊重的人是发明新范式的人。




6.谈个人:“都是成年人,不需要别别扭扭做事”


甲小姐:和你沟通的过程,你一直在输出正能量,你上次感到痛苦是什么时候?

霍太稳:其实每天都有痛苦,比如一些团队核心人员离开。在企业里面,人员的离开是正常的,但我也会思考,你觉得大家应该会一块儿往前走,但他离开了,是我哪个地方说的不对吗?你可能会产生一些自我否定。

甲小姐:你有获得答案吗?

霍太稳:其实大家平时都会交流问题,但道不同不相与谋,如果大家的发展方向不一致,分开也是可以理解的,可能是对双方更好的选择。但我们也有实习生在大学时就加入我们,现在是我们的合伙人。

甲小姐:你不会因此而改变方向?

霍太稳:肯定不会。

甲小姐:有的人观点不同,比如他们不在乎做什么,更在乎跟谁一起做。

霍太稳:我不会这样想。我在乎的是,这个公司有它的使命愿景和价值观。我们为什么倡导诚实做人、踏实做事、有话直讲,这对大家都是非常简单的。公司不是离了你不可以,你也不是非要在这家公司,大家都可以有非常好的前途,都是成年人,不需要别别扭扭做事。成年人不需要做迎合的事。

甲小姐:你快乐吗?

霍太稳:我很确定。

甲小姐:坦白说,我对话的大部分对象不快乐。

霍太稳:那太浪费生命了。如果一位创始人不快乐,可能是位置没摆对。

甲小姐:因为他们“自命不凡”?如果他们觉得自己是乔布斯,就很难快乐,连乔布斯自己也不快乐。

霍太稳:郭靖会认为,每天都是上天的恩赐。

甲小姐:只有一个快乐的人才会天天鼓动大家说“我们多学习吧”,一个不快乐的人是很难有push别人变得更好的底层信仰。

霍太稳:我10年前加入EO(entrepreneurs organization),里面非常讲究一个概念——“360度的生命环”,一个life circle。作为创业者,我们不应该只关注事业,你还要去关注家庭、关注个人、关注社区,在你的意识里要有这4个象限。

甲小姐:“关注社区”指什么?

霍太稳:你是社会的一份子。特别痛苦的人可能把绝大部分注意力都放在事业上,忽视了世界还是很美好的。

甲小姐:这是你喜欢跑马拉松的原因?

霍太稳:我一直有健身习惯,我大学是空军航空大学,在那练了4年,毕业之后也常去跑步。

甲小姐:美国很多企业家来自西点军校,体力和心力往往是正相关的。

霍太稳:我跑马拉松还有个私心,我跑马拉松那几天是一个人去的,我非常喜欢独处。当然,哪怕旁边吵吵闹闹的,当你自己在和自己对话的时候,也是一种独处。只要有心流在,我认为就是独处,我觉得这是每个人都需要的

  • 1355
  • 0
  • 0
  • 0
评论
登录甲子光年
其他登录方式
登录即表示你已阅读并同意
《甲子光年用户注册协议隐私政策
找回密码
获取验证码
注册甲子光年
获取验证码
注册即表示你已阅读并同意
《甲子光年用户注册协议隐私政策
绑定手机号
获取验证码
登录即表示你已阅读并同意
《甲子光年用户注册协议隐私政策
完善资料
登录即表示你已阅读并同意
《甲子光年用户注册协议隐私政策
微信登录
扫描二维码 | 授权登录甲子光年